中華科技史學會學刊第二十二期

創會 20 週年紀念特刊

2017年12月)

封面

書名頁

英文目錄

論文

1     張之傑     從歷代氣象文獻看龍與龍捲風的關連

8     吳嘉玲     詩經的科教意涵—— 以豳風‧七月為例

15   薛彥斌     日本對齊民要術的版本保存和相關研究

25   胡宗剛     1944年中央研究院重組植物研究所

37   張玉燕     苜蓿的圖像

46  王進玉、王喆、  敦煌吐蕃時代買賣胡粉文書新解

王進聰

55   劉廣定、張之傑 朱洗在臺灣—— 1946年8月至1949年1月

67   李勁松     蒸餾法製油技藝的考察研究

77   邱韻如     觀宿天諸星: 遠鏡說與星際信使中的星圖

89   徐勝一 、陳有志   昏火中與周代夏至的探索

99   何邦立     百年協和 —— 林可勝生理學術系譜在台灣

106 城地茂     國立台灣大學之和算資料初探

116 趙翰生 、李勁松   白褲瑤棉紡織機具調查及技術探微

125 王君秀     明、清兩代玉料的採製與選擇 —— 以北京為例

133 劉昭民     缺少量化是中國古代氣象學後來落的主因

141 徐丁丁        國立高校生物學系的初建 —— 以清華大學和中山大學生物學系為中心的考察

論述

151 張之傑     顯與隱:科普作家索非的兩段人生

158 鄭景隆     十九世紀泰國訂製款青花瓷茶器初探

164 張玉燕     南方草木狀的乞力伽

168 邱韻如     昴宿有幾星

173 賴進義     鄭和航海圖解讀

177 陳大川     神秘的澄心堂紙

187 何邦立     華僑與中國航空事業

195 劉宗平、沈志昌 康熙皇帝遇見了巧克力

200 陳德勤     清末遊記有關英國海洋動物記載


其他

207  巫紅霏     李譯中國植物學史新書發表會

210  蘆笛      拂塵見佳譯 —— 李譯中國植物學史讀後

212  楊龢之     李譯中國植物學史商榷

218  韓學宏     李譯中國植物學史評介

221  金濤      南宋博物學家范成大

223  張之傑     從鄭和到一帶一路

226  邱韻如     唐風晉地太原行:參加山西大學物理史研討會記聞

233  潘慧真     百齡人瑞赤子心—─與紙史專家陳大川先生會面記

235  汪忠甲、何邦立 百年協和憶可勝

238  劉宗平     再訪王文煥先生 —— 談大定廠遷台始末

244  何東      偉大發現的厄運是如何逆轉的

248  李精益     回首來時蕭瑟路,跂望彩霞映滿天——二十年來個人在科學史領域的工作回顧

252  李國偉     為籌辦民間科技會議與方勵之先生的通信

附錄

257 本會大事記

261 本會2017年會訊

297 中華科技史學會二十週年慶紀事

301 會務報告

303 編者報告

305 本會學刊稿約

封底